当前位置:主页 > 儿科 > 多动症 >

当多动症孩子说"不想上学"时的应对步骤!

发布时间:2025-03-04 13:51

  多动症是一个常见的疾病,在生活中,也给不少的患者带来了困扰。在发现患上多动症的孩子出现了厌学的心理,不知道要怎么办。为此整理了相关的资料,来帮助家长。济南童康儿童医院是一家正规的医疗机构,在对于抽动症、多动症等疾病的诊疗是有着一定的基础,丰富的经验的。是不少家长认可。

  缓解多动症患儿的厌学心理需要结合医学干预、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,具体策略如下:

  一、医学与行为干预

  专业评估与治疗:多动症(ADHD)患儿常因注意力缺陷、冲动行为导致学习困难,需尽早进行医学诊断。证据显示,药物治疗结合行为训练(如正念冥想、瑜伽)能有效改善注意力控制和情绪调节。若伴随焦虑或抑郁,需配合心理治疗。

  结构化学习环境:

  减少干扰: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,移除电视、手机等干扰源。

  分段学习:设定合理的作业时间(如25分钟专注+5分钟休息),避免长时间任务引发厌倦。

  教师合作:与学校沟通调整作业量或纳入“504计划”,允许弹性完成方式。

  二、家庭支持策略

  正向教养方式:

  避免强制与体罚:证据表明,强制式家教会加剧多动症患儿的心理障碍。应改用鼓励式沟通,例如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表达感受(如“今天哪件事让你觉得有趣?”)而非批评。

  增强掌控感:给予孩子有限选择权(如“先做数学还是语文作业?”),提升其对学习的自主性。

  情绪支持与兴趣培养:

  倾听与共情:当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,家长需耐心倾听,认可其挫败感,而非急于说教。

  释放压力:通过运动(如篮球、爬山)或艺术活动(绘画、音乐)帮助孩子宣泄负面情绪。

  培养兴趣点:结合孩子特长设计学习任务(如用游戏化方式背单词),激发内在动力。

  三、学校与社会协作

  个性化教学:

  分层目标:教师应为孩子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,例如从完成50%作业开始,逐步提升要求。

  正向反馈: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,及时表扬努力行为(如“今天你专注了10分钟,进步很大!”)。

  同伴关系建设:

  鼓励孩子参与课外集体活动(如小组游戏),改善社交技能,减少因人际关系引发的厌学。

  四、避免常见误区

  不归因于懒惰:需理解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障碍是生理性缺陷,而非态度问题。批评会加重自卑心理。

  减少功利化期待:避免将学习与物质奖励挂钩,引导孩子关注知识本身的乐趣。

  警惕过度干预:家长需平衡监管与自主,例如限制电子产品时间的同时,允许孩子自主安排休息活动。

  五、长期心理建设

  提升自尊感:通过“罗森塔尔效应”传递积极期待,例如常对孩子说“我相信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”。

  抗挫力训练:将失败重新定义为学习机会(如“这次错了,下次就知道怎么改了”),培养成长型思维。

  若上述措施效果有限,应及时寻求学校心理咨询师或临床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,必要时采用催眠疗法等干预手段。通过多维度支持,帮助孩子逐步重建学习信心与兴趣。

  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、交流,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,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。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  除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引进诊疗设备外,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还注重患者的就医体验和隐私保护。医院提供专家亲诊服务,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得到专业医生的细致诊疗。同时,医院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患者的隐私,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尊重与安心。

 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热线咨询或关注“济南童康儿童医院”公众号,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

地址: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-7号

健康咨询热线:

0531-81301111

Copyright ©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
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(2024)第0523-308号
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