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5-03 16:35
尿床也称为遗尿
是指3岁或以上的儿童于睡眠时不自觉的排尿现象。一般来说,轻微(即不频密)的尿床并不算是一种疾病,随着年龄增长,尿床的现象通常都会自然消失。如果尿床频繁而持续,那么很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,必须引起重视并做适当的治疗。
孩子患上遗尿症的原因:
01遗传因素。
30%遗尿孩子的父亲和20%遗尿孩子的母亲,在小时候也曾遗尿。也就是说,父母均有遗尿史,孩子遗尿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。
02睡眠过深。
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,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得较疲乏,睡得很深,不易唤醒,也多在梦境中尿床。若睡前饮水较多,则更易发生尿床。
03膀胱功能不成熟。
膀胱功能不成熟,就无法控制排尿。
04精神紧张。
如家庭不和、面临考试等,孩子发生尿床的概率明显增大,但这种遗尿多是暂时的,过一段时间,情绪稳定后,遗尿现象就会逐渐消失。
05疾病因素。
由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,一般常见于泌尿系感染、畸形,以及脊柱裂、脑脊膜膨出等。另外,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。
如果孩子在3岁后还频繁尿床,需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。首先,看看是不是病理性遗尿。如果是病理性尿床,也不要过分担心,积极治疗就能痊愈。
另外几点需要提醒家长们!
很多孩子都以为只有自己才会尿床,因此对尿床的问题羞于启齿。往往还会因尿床而产生其他的心理及行为问题,如孤独、畏羞、焦虑、反叛、精神不集中、畏惧社交,甚至不敢参加任何需要在外面过夜的活动。
心理因素反过来也会导致尿床。比如家长因尿床而过分指责孩子,就很可能会加强孩子脑中的遗尿信号,使尿床次数变得日益频繁,甚至持续到成年。
一般经常尿床的孩子往往胆小、敏感、易于兴奋或过于拘谨。所以,父母还应从培养孩子的性格入手,来纠正尿床现象。
家长如何对待有遗尿症的孩子?
1、对待尿床的孩子,切忌打骂和羞辱性惩罚,那样只能使孩子精神更加紧张而加重尿床现象。
2、但也不要忽视行为训练,孩子尿床后,应该尽快为他换上干净的床褥和衣物,并可在帮他做清洁时小声、温柔地告诉他:“长大了,不该尿床了哦!”
3、如孩子在上课时总是憋不住想小便,家长则可先与老师沟通。让老师告诉孩子,想小便的时候可以举手,老师会同意让他去厕所。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、交流,不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,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。部分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,版权属原作所有,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作为济南地区的儿童医院,一直致力于儿童健康事业,为广大患者提供全面、专业的医疗服务。医院拥有一支由资深医师组成的医疗团队,他们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,能够准确诊断疾病,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医院的就诊环境维护获得患者家长的认可。医院保持整洁舒适的就诊空间,独立的诊室设计有效保护了患者隐私。还有医护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展现的专业态度,给就诊者留下了良好印象。
济南童康儿童医院开设线上预约挂号,如有更多疑问可以拨打热线咨询或关注“济南童康儿童医院”公众号,济南童康儿童医院专家团队为您健康保驾护航。
地址: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125-7号
健康咨询热线:
0531-81301111
Copyright ©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版权所有
鲁ICP备16010134号 济医广审字(2024)第0523-308号
声明: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,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。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。